大赛简介
无线通信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未来无线通信系统构建的一个重要方向。当前,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开展了较多针对5G无线通信系统具体模块化问题的AI解决方案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与此同时,随着5G向6G的演进,研究者们又一次获取了重新思考、构建、定义一代全新无线通信系统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当前系统的限制因素可被放松,对于6G与AI融合的角度和深度将被扩展。
基于以上背景,首届“6G AI大赛”顺势而生,并以“基于AI的信道建模与虚拟信道构建”为题目,结合产学研各方力量,以竞赛为砝码,系统性、多角度地分析和研究AI对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影响以及对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全面推动智慧6G的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
大赛亮点
顺时应势,加速高质量发展
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科技创新需求,大赛聚焦6G与AI融合的研究领域,通过竞赛营造学术和产业研发创新创造氛围,推动6G与AI融合标准化及产业化进程,促进产业、学术、人才等创新要素融合发展。
专业组织,领航开启6G预研赛事
大赛组委会由OPPO研究院标准研究部部长杨宁、东南大学副校长&教授金石等19位国内人工智能、互联网、通信行业的顶尖专家组成,着眼源头,率先从方法论的角度考虑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实现快速、有效地构建无线信道数据集。
简单赛制,一榜到底
客观成绩占比100%,线上测评榜单实时更新,全赛程一榜到底,经复现审核后的客观成绩即是最终的比赛成绩。
全英文界面,开启国际化步伐
大赛启用全英文界面,也贴心准备了中文介绍文档。不仅向海外选手抛出了橄榄枝,更凸显了大赛的国际化走向和专业化水准,以开放姿态积极鼓励海内外选手共同参赛,借此吸纳国内外6G与AI领域的先进人才与技术,加速科学智慧的碰撞与融合。
多维共建公平竞赛环境
大赛采用全自动反作弊机制,人工持续复核违规行为,拟获奖团队代码逐行审核,全方位建立公平的竞赛环境,保障赛事公平公正进行。
赛题任务
如下图所示,赛题考虑利用AI的数据生成特性,再利用已知的小规模无线信道数据集,通过基于AI的数据生成方案,构建大规模无线信道数据集,同时综合考察生成的大规模数据集与真实数据的相似程度、离散程度。
具体来说,本赛题的特点如下:
通过基于AI的数据生成方案,实现基于小规模真实无线信道数据集的大规模生成无线信道数据集的构建;
考察生成数据集分布与完整真实数据集分布的相似程度;
考察生成数据集的多样性与离散型;
本赛题需要在给定的两类信道数据集下,分别完成上述评价。
(提示:第二类信道的复杂度高于第一类信道)

赛程安排
大赛采取线上比赛,线下分享及颁奖的模式进行,选手可通过官方竞赛平台报名、组队、提交作品测评。线上比赛结束,经作品审核后,排行榜前十名的获奖团队或个人需参加成果分享会并出席颁奖盛典。
赛程安排详情如下(以北京时间为准):
#2021/12/24
发布赛题,开启报名
#2022/01/04 (12:00:00)
发布数据,同步开启线上评测
#2022/03/08 (12:00:00)
截止报名及组队
#2022/03/11 (24:00:00)
评测结束,榜单锁定
#2022/03/11 - 2022/03/31
决赛资格审核
#2022/04/10 (待定)
分享交流会暨颁奖典礼
组织结构
大赛组织
主办方: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大赛组委会
大赛主席:
杨 宁:OPPO研究院标准研究部部长,教授级高工
金 石:东南大学副校长,教授
技术委员会主席:
张朝阳:浙江大学教授 、工信部IMT2030无线AI任务组组长
刘晓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信部IMT2020 5G与AI融合研究任务组组长,教授级高工
高飞飞:清华大学教授
沈 嘉:OPPO研究院工信部IMT2020 5G与AI融合研究任务组副组长,教授级高工
秦 征:OPPO技术战规中心,产学研事务部部长
技术委员会委员:
钟财军:浙江大学教授
张建华: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宋令阳:北京大学教授
陈 为: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程文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王昭诚:清华大学教授
张 翔: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张 治:OPPO研究院通信标准专家
技术工作组:
田文强、肖寒、刘文东、李德新
参赛报名
扫码直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