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参加2019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探讨新时代的产教融合

2019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CECC)于12月6-8日在厦门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计算机教育联合会首次联合举办。CECC是目前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面向国内高校和相关产业界的计算机教育盛会,汇集了各领域权威专家,探讨热点内容,分享前沿技术,共话计算机教育未来。

本次CECC旨在推进新时代计算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计算机教育和产业的深度融合,携手构建计算机教育新生态。大会共开设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大数据教育、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人工智能教育、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一流课程建设、计算思维与赋能教育、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新工科建设与实践、互联网体系结构教育、计算机体系结构教育、网络安全前沿技术、核心系统软件教育、计算机专业开放教育体系建设和教材建设、计算机案例教学共15个专题分论坛。

重点议题集中在:

围绕计算机教育、技术发展、产业应用及产教融合等问题进行分享、交流、辩论

从国际化视角,探讨计算机学科飞速发展背景下的中国计算机教育、产业发展以及科教协同、产学合作等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聚焦信息技术发展前沿问题,深入探讨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条件下计算机教育发展创新的思路和举措,凝聚共识、深化合作、扩大共享

 

专家学者云集

来自全国计算机学术界、教育界和产业界的100多名领导和专家,以及3000余名高校代表、200多名媒体记者汇聚一堂,共话教育科技融合新思路。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算机教育联合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沁平教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高东锋处长,厦门市政府副市长孟芊,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彦教授分别致辞。开幕式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计算机教育联合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吴建平教授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算机教育联合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沁平教授

"现在讲转化,转化主要是讲成果转化,主要是讲商品化、产业化,实际上,还有一个转化的方向,就是向教学转化,就是科研成果要转化到本科教学。这个转化是很费时间的,不是自然的,要提炼归纳基本的知识内容进行转化,以后成果转化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产业化,一个是向教学转化。"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高东锋处长

新工科建设是我们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行动,是面向未来战略的必争领域,是做好人才储备的主动谋划。改革已经深入到学校、院系、专业等人才培养的各个层级,深入到课程、实验、实习等教学各环节,深入到老师、学生、管理、条件等各个要素。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中南大学 张尧学教授

张尧学教授作了“软件与软件教育”为主题的精彩报告。他针对目前软件工程教育面临的以大学教育和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为首的五大问题,以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经验为蓝本,为大家深度解读了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分享了18年来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人才培养的成果展示,并强调不忘软件初心、树立正确价值观、对不同学校进行分类指导等措施,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最后,对进一步建设一流软件专业、培养一流人才提出了思想指导和新方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吴建平

吴建平教授作了题为“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的报告。他首先从计算机的基础系统能力、计算机的领域系统能力、计算机的应用系统能力三方面诠释计算机系统能力的内涵,并从计算机创新人才需求和计算机产业发展需求两个方面说明与强调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又从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实验设计两个方面阐述加强系统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最后,简要介绍了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教指委在加强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方面开展的主要工作。

 

OPPO身影

产学研事务部部长秦征在企业报告环节展示OPPO产教融合成果
秦征

以OPPO自身技术积累为支撑,秉持健康、长远的发展理念,OPPO产学研工作目前围绕学者、学生、高校三大主体,进行合作交流。通过成立学术顾问团队,加强产业界与学界的沟通,寻找新的创新火花。我们也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斯坦福大学等19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开展学术课题研究,覆盖了无线通信协议、智能互联方向、影像等11个前沿领域,并逐步推进联合创新实验室等项目合作进程,为科研人才、高校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同时,通过举办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等科技赛事、开展暑期参访等活动,OPPO与学子分享产业发展动态,让年轻的创新力量成为科技进步的源动力。万物互融时代,OPPO产学研将持续推动计算机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与更多的高校开展对话,共同打造未来新生态。 

 

OPPO在依托强大的科技背景和产业资源,以及对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重视,开展了形式多样、受众广泛的产学研项目,积极推动产教融合:

OPPO贝尔计划

贝尔计划,是OPPO旨在聚合全球优质科研和教育资源,赋能高校尖端科研人才培养,并通过学企研一体化加速前沿科研突破的高校合作计划。贝尔计划面向学者、学生和学校,首批投入2亿人民币启动资金,通过科研课题联合开发、人才培养体系、科技赛事支持和人才成长激励四种形式与全球顶尖高校开展合作,聚焦5G、AI、大数据、影像和新材料等前沿科技领域,促进全球科研创新人才培养。

科研课题合作

OPPO目前已经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全球19所高校与研究机构建立科研合作,聚焦无线协议、智能互联、材料、影像、安全隐私、空间设计、产品设计等11大领域,期待通过此类合作与计算机教育和人才培养产生联动。

深入科技赛事

OPPO还通过创办、支持前沿科技领域竞赛,筛选优秀科研人才,为科研创新和人才培育提供平台。OPPO举办了TOP高校创新科技大赛AI赛季,希望以大赛为契机,激发学子在科技领域不断创新和突破。在2019 年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中,OPPO作为大赛的技术支持单位深入参与竞赛环节,推动软件行业发展,促进软件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实习基地

OPPO通过共建实习基地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互动与交流,为基地学生提供接触行业的机会,对其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提供专业指导与支持,通过实习反馈一定程度推动院校课程改革升级。目前已经与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高校建成实习基地。

高校联合实验室

2018年10月OPPO与浙江大学成立OPPO-浙江大学联合创新中心,整合浙江大学丰富的科研资源和OPPO的开发资源,通过科研课题、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形式,促进科研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同时为浙江大学老师和学生提供来自业界的专业技术资源,更好地促进学企研的发展,将科研研究成果产业化应用,共同推进新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在CECC现场,OPPO展示了推动科技创新过程中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与高校合作的最新进展,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高校教授驻足观看、交流。

CECC参会者参观OPPO展台

作为万物互融时代产教融合的探索者和引领者,OPPO致力于建立产业和高校间双向赋能、长效互惠的融合机制,为整个产业界培育具备科研精神和实力的优秀人才。依托强大技术背景,面向前沿科技发展趋势,OPPO产学研将持续围绕技术研发、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这三个战略方向推动产学协同,积极携手学术界和产业界同仁,共同推进新时代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助力万物互融时代下人才与科技更好地相互联接。